口譯課第三堂 - 主動式聆聽與口頭摘要
2021 Aug 07 學習反思 專業知識
口譯的聽跟一般看電視或是聽人說話,最大的不同點在於「聽完後立刻要有產出」。
.
那些在國際會議場合中風度翩翩、面帶微笑自在地於不同語言之間轉換的口譯專家們,看起來的優雅來自於平時看到各式各樣的好句子會立刻筆記下來並大聲念幾遍,對於講者的內容與風格在事前也做好大量功課,例如:
.
以主辦單位提供資料為關鍵字,事先大量查找相關資訊。
.
先讀熟講者的投影片,並依演講時間及投影片張數,大略判斷每張投影片會講多久,例如20分鐘的演講如果有上百張投影片,那麼每張投影片可能就不會探討的太深入。
.
上網找講者的演講影片,特別是非英語母語的講者,能夠事先熟悉口音或風格也可以降低臨場遇到亂流的機會。
.
今天練習聆聽與摘要時,我們聽老師用中文念一篇比較兩個國家在生態環境為何有落差的短文,練習摘要後用英文逐段口譯出來。
.
對中文母語者來說,英翻中首先難在理解,中翻英首先難在表達。要把聽到的中文用自己的話以英文說出來,對我來說是每天都在做的事,但來到這裡我想要刻意練習的是「精準且豐富的使用英文表達」,那就變得很挑戰了。
.
精準,意即精確傳達原文的含意,不能自我流亂翻,還莫名其妙多一些贅字;豐富跟精準在我的目標設定上是一體兩面,如果遇到類似但實際上有微妙差異的概念,卻受限於自己只會用一個詞來表達,貧瘠的用詞帶來的也就是不夠精準。
.
也許是老師跟同學的程度都相當高,對於文法跟用字上的怪異之處挑得很快,討論中也會學到更多的解釋方式以及漂亮又精確的字彙和句子,每週的課程上完都覺得在愉快而略有壓力的氣氛中長了許多知識。
.
另外就是發現自己如果沒有在上完課當天就把作業做完,後面根本沒有時間做,從本週起給自己加一個挑戰,就是上完課當天交出作業並且當週寫下心得,不論長短,重點是要跟上跟緊大家。
.
同場加映:
不想要一直講到某個字,又不知道有哪些單字可以代換怎麼辦?
.
課後跟同學討論到這個問題,我分享常用的一招其實說破不值錢,就是把「單字 synonym」拿去問google,google就會幫你列出一大堆待選字。synonym就是同義字的意思。
.
花錢的作法就是用例如grammarly等軟體,文章丟進去,它就會在出現頻率太高的字彙旁邊跳出同義字讓你選了。
.
0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