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登入
  • 部落格
  • 書籍
  • 聯絡我
  • 註冊
  • 登入
  • 0
  • 部落格
  • 書籍
  • 聯絡我
  • 文章總覽
  • 分類
  • 貿易與銷售 (23)
  • 學習反思 (103)
  • 專業知識 (4)
  • 音樂分享 (2)
  • 親子教養 (2)
心理 (2) 行銷 (5) 銷售 (7) 學習 (14) 英文 (1) 體驗 (2) 上癮 (1) 遊戲 (1) 創業 (2) 筆記 (1) 科技 (3) 數字力 (1) 一談就贏 (4) 交涉 (1) 思維七班 (1) 談判 (4) 故事王 (2) 文案 (1) 火星爺爺 (2) 自我介紹 (1) 付款條件 (1) 信用狀 (1) 商業書信 (1) 商機 (1) 國貿條規 (1) 國際貿易 (9) 懶人包 (1) 海外 (1) 貿易英文 (1) 儲蓄 (1) 理財 (1) 支付 (2) 票房 (1) 表演 (1) 優化 (1) 服務流程 (1) 內容 (1) 展覽 (1) 業務 (4) 關係管理 (1) 助人 (1) 內訓 (1) 口呼吸 (2) 牙齒矯正 (3) 隱適美 (3) 啊哈 (1) 聲音 (1) 表達 (1) 一百分 (1) 升學 (1) 檢討 (1) 考卷 (1) 考試 (1) 座位 (1) 搶票 (1) 停頓 (1) 強調 (1) 意圖 (1) 聲音表達 (1) 奧客 (1) 蘇國垚 (1) 難纏 (1) 危機處理 (1) 問題解決 (2) 心得 (1) 讀書會 (1) 面對自己 (1) 夢想 (1) 斜槓 (1) 樹百人 (1) 雜工 (1) 咬合 (1) 打呼 (1) 羅士傑醫師 (1) invisalign (1) 羅士傑 (1) 創意王 (1) 策略王 (1) 建立關係 (1) 正向 (1) 防衛 (1) 人生 (1) 國王的新衣 (1) 職場 (1) MTa insight (1) 合作 (1) 溝通 (2) 目標設定 (1) 領導 (1) 哈佛 (1) axisco (2) 出差 (1) 客戶 (1) 成祐 (1) 拉床 (2) 行程規劃 (1) 課程 (1) 付款 (1) 新手入門 (1) 責任歸屬 (1) 貿易條件 (1) 運輸 (1) PAC (1) 溝通分析 (1) 大器可以晚成 (1) 好奇心 (1) 平均值 (1) 成功 (1) 晶體智力 (1) 流質智力 (1) 理性腦 (1) jugaad (1) 創意 (1) 創新 (1) 印度 (2) 印度式創新 (1) 想像力 (1) 互動 (1) 企劃 (1) 注意力 (1) 直播 (1) 主要郵件 (1) 促銷內容 (1) 信箱設定 (1) 訂閱 (1) 電子報 (2) cloudflare (1) domain (1) email (1) gsuite (1) 地點 (1) 電子郵件 (1) decision analysis (1) decision making (1) Minerva (7) 教育 (1) 決策 (1) 決策分析 (1) 資料分析 (1) facebook (1) 中心化 (1) 安全感 (1) 對話感 (1) 社交 (1) 禮宏週報 (1) 觸及 (1) 隱私 (1) 周哈裡窗 (1) 未知我 (1) 盲目我 (1) 開放我 (1) 隱藏我 (1) 工作 (1) 心理學 (1) 書店 (1) 社工 (1) 大歷史 (2) 素養導航 (3) 慕尼黑協定 (1) 李佳達 (2) 湧現 (1) 素養 (1) 鴉片戰爭 (1) 即時反饋 (2) 學以致用 (1) 改變世界 (1) 輸出 (1) pat flynn (1) webinar (1) 優勢 (1) 利基市場 (1) 專家 (1) 微測試 (1) 細分 (1) 超能力 (1) 驗證 (1) 不重複訪客 (1) 工作階段 (1) 微小改進 (2) 挑戰 (1) 數據分析 (1) 跳出率 (1) coronavirus (1) Github (1) SIR模型 (1) 新冠病毒 (1) 隔離 (1) MDA (1) 密涅瓦 (4) 面試 (1) 中庸 (1) 交易 (1) 商業 (1) 泰姬瑪哈陵 (1) 貿易 (5) 履歷 (1) 書面資料 (1) 自傳 (1) AI (1) 成長型思維 (1) 機器學習 (1) 陳翰申 (1) Mastertalks (1) MVP (1) 線上課程 (3) 零基礎學會國際貿易 (1) 嘴甜 (1) 應對客戶 (1) 服務業 (1) 目色好 (1) 第一印象 (1) 腰軟 (1) 腳手快 (1) 面笑 (1) LINE官方帳號 (1) 代工 (1) 加工 (1) 成祐精機 (1) 拉刀 (1) 拉削 (1) 孩子 (1) 成長 (1) 獨木舟 (1) 阿拉斯加 (1) 合板箱 (1) 密木箱 (1) 木底板 (1) 木條箱 (1) 木質包裝 (1) 棧板 (1) 裝箱 (1) 激勵 (1) 獎金 (1) 績效 (1) MBTI (1) 個人成長 (1) tribe of mentors (1) 人生給的答案 (1) FOB (1) 報價 (1) 進出口 (2) AEO (1) 報關 (1) 同行 (1) 比較 (1) 偽知識 (1) 沉沒成本 (1) 無效努力 (1) 直覺 (1) mooc (1) 自有平台 (1) 部落格 (1) 出貨 (1) 平板櫃 (1) 結關 (1) 影響圈 (1) 關注圈 (1) 詐騙 (1) 運費 (1) 徵信 (1) 疫苗 (1) 防疫 (1) 風險 (1) data (1) 資料科學 (1) 疫情 (1) 遠端驗收 (1) 邱煜庭 (1) 電商 (1) 約會 (1) 西班牙語 (1) 世界觀 (1) 決策思考力 (2) 刻意練習 (1) 學習三角 (1) 打字 (1) 五十音 (1) 科學學習法 (1)
  1. 首頁
  2. 部落格
  3. 真.麥當勞博物館 @San Bernadino

真.麥當勞博物館 @San Bernadino

2018 Jan 30 學習反思
如果你對經商有興趣,或是本身從事業務銷售工作,「速食遊戲 (The Founder)」肯定是2017年非看不可的經典大片。 去年底在美國出差時路過洛杉磯的Ontario (ONT)機場,查了一下距離「真正的」第一間麥當勞,位於南加州St. Bernadino的原址開車不到半小時路程。本來只是想去看看,竟意外獲得了一段在電影裡看不到的精采故事。 1955年,在雷·克拉克取得麥當勞的商標及完整經營權之後,對外宣稱麥當勞一號店開在伊利諾州 ,日後並成立博物館。原創始人Mac & Dick Mcdonald 兄弟後來雖改用「Big M」這個商標另起爐灶,但不久就因不敵開在對街的麥當勞分店而歇業。 麥當勞真正創始人的後代非常低調,原店址幾經轉手,建築物已拆除改建,St. Bernadino地區也因商圈變化而快速沒落。幾十年過去,這段歷史眼看就要被人遺忘。 在洛杉磯有個日裔美國小夥子Albert Okura,學生時期在漢堡店打工,立志長大後也能開家像麥當勞一樣成功的連鎖店。1990年代初期偶然之下來到St. Bernadino,從當地人口中聽到了只有在地人知道的麥當勞創立秘辛。 那時剛創立自己的烤雞連鎖店 Juan Pollo的他,儘管不知道買下這個要幹嘛,但直覺告訴他這段歷史必須有人保存下來。32歲的他湊了十幾萬美金,把原址的土地及建物買下,開了一間永遠供人免費參觀的「麥當勞博物館」(民間版),自費聘一個專職員工管理,並向全世界廣徵屬於麥當勞的回憶。 荒涼的小鎮、不起眼的建築、憑一個人的力量,能做什麼? 二十多年過去,這間博物館放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捐贈物,包含各時期制服、工作器具、菜單、招牌、贈品、照片、宣傳品......等,塞滿了整棟建築,但經營者一直非常低調,只想守護這個真相,完全沒有打算要把這些展品拿來做宣傳或營利。直到有天「速食遊戲」的導演約翰 · 李 · 漢考克找上門來,希望博物館協助提供歷史文物,作為電影拍攝用途。 (小知識:電影是在喬治亞州拍攝,而不是麥當勞原創的加州,因為喬治亞州的稅比較便宜。電影裡的所有麥當勞場景都是照原尺寸於片場重新搭建。) 電影上映後,這家博物館知名度大開,一下子湧入大量參觀人潮,連帶讓 Albert Okura創立的烤雞品牌 Juan Pollo,原本只是在洛杉磯周邊有分店,一夕之間成為全美家喻戶曉的連鎖品牌,合作以及加盟需求蜂湧而來。 為什麼我知道這麼多?因為在這間不用5分鐘就可逛完的小小建築物裡,由於展品太豐富精彩,讓人足足待上三個小時,最後甚至幸運地遇到因巡視烤雞加盟店路過附近的Albert Okura本人! 他說:「當初根本沒有想到這個非營利的博物館,會成為使我自創二十多年的烤雞品牌一夕翻紅的大功臣。我只是覺得真相不能就這樣被埋沒,想用自己能負擔的方式長期守護這個真相,如此而已。大概是 Dic & Mac 天上有知,送了我一份大禮吧。」 問Albert Okura下一步要做什麼?他說在往拉斯維加斯的路上有很多「鬼鎮」 (ghost town, 指因經濟重心轉移而荒廢的地區,就像迪士尼卡通Cars裡面的小鎮),他2005年花了四十多萬美金買下其中一個鎮,還沒想到要幹嘛,只是覺得荒在那邊很可惜,需要有人幫忙整理一下,就一路整理到現在。 「只管做對的事,上天自會為你舖路。」他笑著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當天拍的照片分享,點選可看大圖: 麥當勞博物館附近街景,當地治安不佳,請只在白天前往參訪。   不同年代的店面照片。   麥當勞一開始是Bar-B-Q,菜單上琳琅滿目羅列許多產品。 透過銷售分析,只留下熱銷品項的新菜單,這可是比起賈伯斯早了30年運用「減法原則」規劃產品的公司。   「速食遊戲」電影場景與當年的實際照片對照。   已做非常多年的唯一正職員工,當地人。聊天時談到因為雷克拉克有錢有勢,掌握媒體話語權,使麥當勞後代並不願意談論真正的麥當勞創始歷史,覺得講了也沒人信。   創始店建築物早已拆毀改建,門口的 15 cent 招牌是在博物館開張後重新做的。   最早的麥當勞叔叔,不得不佩服當年這個喜劇演員的創意〈以及恥力〉。   雷克拉克以及第二任妻子瓊。〈在速食遊戲中,那幕瓊泡奶昔給雷喝的戲碼,與其說調情,露骨到幾乎是赤裸裸的色情了,你看得出來嗎?〉 最早的柳丁汁機。 更多早期的菜單,以及麥當勞兄弟自行開發,委託工匠製作的烹調用具。   「漢堡」這種食物的演進史。1891年在德國漢堡,由 Otto Kuasw首先製作出來。麥當勞則是當今世界上累積賣出最多漢堡的品牌。   麥當勞是最早在快樂兒童餐送贈品的速食業者,館內的大小玩具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   在速食遊戲電影中有出現的制服、容器、以及奶昔機。   更多不同年代的展品。   要離開前剛好遇到 Albert Okura送東西過來館裡,非常幸運!聊了他的創業史、買下麥當勞原址並改建博物館的歷程,一聊聊了快兩小時,臨走前還送我和朋友一人一本簽名書。
..
..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口譯課第三堂 - 主動式聆聽與口頭摘要

  • 2021 Aug 07

進出口廠商申請AEO認證的幫助大嗎?

  • 2020 Aug 26

巫秀陽談內容行銷操刀思維

  • 2018 Mar 23

達拉崩吧——我心中的2017神曲

  • 2018 Aug 28

寫在人生第一個線上課程問世後

  • 2020 Jul 10

數據、目的、戰意,與連結:一談就贏進階談判攻略七班心得

  • 2019 Jan 29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