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反思

MBTI心得:慎用工具,瞭解自己,理解別人

 

大家玩過夜市的套圈圈嗎?

首先,如果要套中想要的目標,圈圈必須比目標大。

例如圖中的小女孩想要眼前的粉紅色Doraemon玩具,當她拿著一個比目標大的圈圈向目標投出去後,會有至少兩種結果。

套中:圈圈把玩具完整的包在裡面

沒套中:圈圈跟玩具完全沒有交集

不論是業餘或專業的星座、命理、隨興編的測驗、有學術基礎並建立常模的心理測驗,都像是一個一個的圈圈。只是不具有信效度的測驗就像是超大的圈,很容易套中,但是會把很多不相干的內容也套進去,而具有信效度的測驗就像是很小的圈,需要花一番功夫才能套中——例如比較高的編制成本、較長的測驗時間、比較多的題目,並且對大量人施測做統計分析來建立供比對的常模——但套中的話不相干內容會大量減少,也更具有參考價值。

MBTI測驗,首先要做就做原廠的測驗,並最好由原廠認證的講師來解釋結果。網路上雖然有些免費的來源,但我認為那些提供的比較像是娛樂價值,而不是參考價值。雖然在大學時有做過MBTI也聽過教授解釋,但我直到上了人資界大師的這門課,由精心設計的四個活動,才深刻瞭解這幾個面向的涵義及如何應用。

這堂課老師開宗明義講,這是一個用來幫助瞭解自己、理解別人的工具,而不是給大家拿著滿手的標籤到處貼別人。而測驗出來的16種類型,網路上可能有些會解讀成該類型適合什麼工作,這是邏輯顛倒的解釋。實際上,經由對做過測驗大量人數的分析,即使某類型的人裡面真的有許多人從事那種工作,這也是只是相關,不是因果。不能用來過度推論為如果某人是ENTJ就一定適合做某項工作,也不能倒過來推論如果某個人職業是創業家,他一定是某種類型。

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類型。圈圈套得再怎麼緊,也一定要比目標物大,一定會囊括到不屬於這個目標的範圍,不論我們是用來套自己,還是套別人。

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指的是一個人先入為主的判斷,不論正確與否,都會影響之後的行為,使這個判斷最後真的實現。例如我覺得某位朋友討厭我,在互動時我便傾向去收集並放大朋友討厭我的跡象,而忽略那些正面的互動;在過程中對方感受到我的不友善持續放大,於是就真的越來越討厭我。其實這個被討厭結果的始作俑者是我自己。

又例如很多人在初見面時猜我的星座會猜到第12個才猜出來,然後會說「你不像那個星座」,這也讓我覺得很奇妙,為什麼我必須要「像」一個星座,而且每個人好像都只要看幾個網站就會變成星座專家,可以對旁人品頭論足?

做測驗是要增加我們對自己的理解,也多一個理解別人的工具,但需小心不要成為強化自證預言的因子,不要像查理・蒙格說的:「拿著槌子,就把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當成了釘子。」一個工具再好用都有其侷限性,而這個侷限來自於使用的人,也就是我們自己。

是增加彈性,還是徒增框架?學習更多目的在於增加對自己的理解,也多了跟別人互動時的切入角度,而不是反而限制了看待自己與別人的方式,這也是老師在課堂的不同階段不斷提及的。

外向不代表總是活潑開朗,或必須活潑開朗,內向不代表文靜寡言,兩者是藉由與外界互動vs與內在世界互動來思考的傾向多寡,只是相對而非絕對。我從大學時大E+大P,現在是中E+小P,差別大概是以前在任何情境下我都是外放且隨興的,現在經過很多年的工作與生活歷練,多了一些彈性。但我相信如果是工作需要的話,基於敬業精神大家可以成為任何一種,只是需要的準備時間以及壓力多寡而已。

做越多測驗,不是要越限縮自己,而是理解當下,拓展更多的可能性。

大學恩師陳嘉鳳老師的一段話我永遠記得,也經常分享:「當你認為你已經充分瞭解一個人的時候,通常不是真的瞭解,而只代表對他的瞭解到此為止。」

附註:

  1. 很多人在心得中提到台中黃先生去宜蘭唱歌,感謝大家的印象深刻XD。大家當時可能聽漏了一個重點,唱歌其實是我們這組的「天雨備案」,也就是本來的戶外行程如果遇到下雨就一律改為唱歌,如果雨大到回不了家那就唱通宵。
  2. P不一定是壓死線,我以前是喜歡拼第一個交卷、第一個交心得、第一個舉手發言,是在上過談判課後覺得應該要讓大腦好好發揮作用,刻意把搶第一的習慣作些調整。不過的確是走極端,不是搶第一就是壓死線這樣。
  3. 很多人寫文章會列綱要,然後依綱要往下做樹狀的開展。我寫久了摸索出比較適合自己個性的方法是想到關鍵字就丟進去,一直丟一直丟,設定一個收斂的時間來寫成文章,在那個時間點之前就讓這些關鍵字之間自己去「長」出東西來。所以思緒不一定是樹狀或網狀,而是一種隨意生長的狀態。
  4. 小女孩最後沒套中Doraemon,但套中旁邊的三個小玩具,更高興。

#MBTI二班

延伸閱讀:

聲音表達基礎班:第九週「人聲原型」的啊哈

分享這篇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