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othy Ferriss的著作買來很久一直沒看,上週在暢哥的電子報中再度看到關於這本書中問受訪者的11個問題,興味盎然之餘也來寫一篇我的答案。
.
好奇 | 探索 | 連結 | 無限
大家玩過夜市的套圈圈嗎?
首先,如果要套中想要的目標,圈圈必須比目標大。
例如圖中的小女孩想要眼前的粉紅色Doraemon玩具,當她拿著一個比目標大的圈圈向目標投出去後,會有至少兩種結果。
套中:圈圈把玩具完整的包在裡面
沒套中:圈圈跟玩具完全沒有交集
不論是業餘或專業的星座、命理、隨興編的測驗、有學術基礎並建立常模的心理測驗,都像是一個一個的圈圈。只是不具有信效度的測驗就像是超大的圈,很容易套中,但是會把很多不相干的內容也套進去,而具有信效度的測驗就像是很小的圈,需要花一番功夫才能套中——例如比較高的編制成本、較長的測驗時間、比較多的題目,並且對大量人施測做統計分析來建立供比對的常模——但套中的話不相干內容會大量減少,也更具有參考價值。
碩一下學期有門九學分的課,由一般生和在職班同學共同組成一支海外探險隊伍,在半年的時間裡,每週上課時間學習體驗教育、海外活動規劃、風險管理;課後及週末時間用來開會以及做各種體力及技能相關的訓練。我們班選定的主題是阿拉斯加峽灣獨木舟探險,經過了半年的辛苦準備,其中包括了從大鵬灣划船往返小琉球的兩天一夜跨越黑潮挑戰,在2006年6月下旬出發前往位於安哥拉治附近的威廉王子灣(Prince William Sound)。
課程使用的是雙人海洋舟,裡面滿載行李以及十天的糧食,加上每天至少連續划五個小時以上的長距離,操作起來一點也不輕鬆。我的划伴是在職班的一位五十多歲大哥,他擔任某上市公司高階主管,體力跟精神都相當好,面對挑戰沒問題,個性也非常和善好相處。十天的挑戰旅程航程裡我唯一受不了的只有一件事:
他非常熱愛攝影,常常看到美景就把槳一丟,說:「我在這邊拍張照好不好?」
想像一下,如果在高一的時候有機會跟 Adobe 首席 AI 設計師對談,今天的你會不會有什麼不同?
4月25日下午,佳達老師請到了他的好朋友陳翰申老師與我們分享。翰申老師曾在 Microsoft AI & Research 擔任 Senior UX Design Lead,及在 IBM 的 Watson 團隊擔任設計師,之後到 Google 帶領 Google Home 設計團隊,擁有相當豐富的 AI 產品及跨平台產品設計經驗。此外他也在帕森斯設計學院 BFA 課程教授「認知人工智慧界面」,並且在 Microsoft 內部人工智慧課程任教。目前在全世界最大的多媒體軟體公司 Adobe 擔任首席 AI 設計師。
這天的線上教室裡有來自台中女中、明道中學、北一女中的同學們。當被問到這個世代遇到最大的挑戰是什麼時,「所學的不足以面對未來」、「同溫層效應難以突破」、「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提升識讀能力」、「人是否會被AI取代」、「如何跨領域」等,都是同學們關心的議題。那麼AI在解決上述問題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上週四上午6:30,透過電腦視訊完成了Minerva決策分析碩士班的線上面試。去年在書審階段就被刷掉,今年從頭再來又前進了一步,看到面試通知信裡寫著「這是決定是否錄取的最後一關」的時候,心裡非常高興,但也無比緊張。
當天面試時間表訂30分鐘,實際對談了大約50分鐘,自己覺得過程的流還蠻順的,但也怕只是自我感覺良好。連續刷了一個禮拜的信箱有沒有來自密涅瓦的新信後,今天早上打開信箱,耶,我錄取了!
在面試的前兩天,非常感謝台灣第一個錄取Minerva碩士班的李佳達老師撥冗協助做了一場模擬面試,在答得亂七八糟之後回家痛定思痛檢討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並拿朋友考商學院的面試題目來練習答題。事前模擬的那些題目跟正式面試即使並不一樣,但是在準備的過程中有一些體會,讓我臨場被問到即使是意料之外的問題時也沒有慌了手腳,記錄在這邊和大家分享。
看不見摸不著的新冠病毒,是如何快速傳播的?
Fatih Erikli 創作了一個小遊戲(連結在此)。這個小遊戲是依據SIR模型所設計,目的是讓大眾更容易理解新冠肺炎的傳播,詳細設計邏輯在網頁下方有說明。SIR本身是一個簡化的傳染病模型,探討在一個封閉的空間範圍裡,如果存在著感染者,何時所有人會都得病?流行高峰會在何時出現?全體免疫會在何時出現?
在遊戲畫面中,Susceptible 表示易受感染者,目前雖然健康,但處於可能受感染的風險中。在畫面中以「灰色」表示。Infected 表示已受感染者,目前有報告指出新冠病毒感染者在無症狀的情況下可能也具傳染力。在畫面中以「紅色」表示。Recovered 表示曾受感染但已康復。在畫面中以「綠色」表示。如果受感染後死亡,則以骷髏表示。
要提醒大家的是,為了簡化以方便理解,在遊戲中預設康復後就不會再受感染。然而目前醫學上還沒有足夠的證據來告訴我們,新冠肺炎的患者在康復後是否能夠對這個病毒永遠免疫哦。
以下是操作方式介紹:
去年底我參加了一場Pat Flynn的線上研討會(webinar),可說是對自己開國際貿易線上課程的臨門一腳,把當時的筆記和大家分享,本篇所有的內容來自Pat Flynn,想知道更多也可以追蹤他的網站或訂閱他的電子報。
這場研討會的主題是”Find your niche, find your future.” 找到你的利基市場,就是找到未來。
整場的主題用一句話就是「如何找出自己身上有市場性的細分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