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是一門主軸放在教導如何閱讀財報,並透過解讀財報找出具有「長期穩定獲利能力」好公司的課程。但也完全能夠應用在如何經營人生上面。
.
林明樟老師說,他人生中每次覺得自己超厲害超自我膨脹的時候,接下來就會完蛋,無一例外。
.
所以他現在不太出現在公開的聚會場合。「因為別人看到我常會一直說好話追捧,我聽多了難免自我感覺良好,那麼接下來就完蛋了。為了避免這樣,最好的方式就是儘可能減少授課之外的公開露臉。」
.
說得容易,但金錢與名聲的誘惑,又豈是凡人能輕易抵擋?我猜 MJ 老師一開始也並不是這麼能夠自律的,而是從兩次破產以及許多失敗經驗中,鍛鍊出的自我紀律。
我們花了半天的時間,從財報面分析同學們挑的公司是否值得投資。想不到,極重要卻又不可掌控的,竟然是「經營者的人品」。從財報細節看經營者是不是只想透過上市集資海撈一票,並打聽經營者在外面的風評是否良好,是看完所有客觀數字後的最後一關。原來,「人品」也是一種長期穩定的獲利能力,獲得的利益稱為「信任」,可以把員工的心聚集在一起,並吸引投資人將資金押在你身上。
.
談到投資獲利,老師說應該分成兩個層面。優先考慮第一個層面「保本保利」,選擇能夠長期在市場上存活且表現優異的公司,透過每年幾 % 的股息獲利;第二個層面是「賺價差」,也就是透過買賣證券來獲利,這部分當成博弈性質,不應超過資產配置的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