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標籤:

大歷史

讓AI與成長型思維伴你前行:Adobe首席AI設計師陳翰申講座

陳翰申講座-素養導航-大歷史-李佳達

想像一下,如果在高一的時候有機會跟 Adobe 首席 AI 設計師對談,今天的你會不會有什麼不同?

4月25日下午,佳達老師請到了他的好朋友陳翰申老師與我們分享。翰申老師曾在 Microsoft AI & Research 擔任 Senior UX Design Lead,及在 IBM 的 Watson 團隊擔任設計師,之後到 Google 帶領 Google Home 設計團隊,擁有相當豐富的 AI 產品及跨平台產品設計經驗。此外他也在帕森斯設計學院 BFA 課程教授「認知人工智慧界面」,並且在 Microsoft 內部人工智慧課程任教。目前在全世界最大的多媒體軟體公司 Adobe 擔任首席 AI 設計師。

這天的線上教室裡有來自台中女中、明道中學、北一女中的同學們。當被問到這個世代遇到最大的挑戰是什麼時,「所學的不足以面對未來」、「同溫層效應難以突破」、「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提升識讀能力」、「人是否會被AI取代」、「如何跨領域」等,都是同學們關心的議題。那麼AI在解決上述問題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閱讀更多

分享這篇文章

「素養導航:問題解決與大歷史導論」的課前對焦

(這是在二月初時的課前對焦所做的筆記)
密涅瓦的學習不是分科目,而是透過不同的學科來練習思考習慣。
*課前:讓學生做預習、寫課前作業,請學生帶課前作業來討論
*一開始上課,先討論學生帶來作業,再用SLIDO測驗學習狀況,然後開始講解這堂課要講的內容
*課中透過活動、AR等輔助素材,讓學生學習
Q:在新的素養導航課程中,教學的單位變成什麼?
A:變成思考習慣,例如「問對問題」、「學習的本質」等等。不是只是解釋內容,而是從課前文本就開始主動涉入&理解。素養「導航」,意味著不是一種標準答案,而是引導大家思考的方向
素養導航為核心的課程設計
  1. 課前作業與閱讀教材
  2. 課堂前測
  3. 概念釐清
  4. 課堂應用活動
  5. 課堂後測
前測會出的題目是必須把reading讀透才能答得好。
什麼是問對問題?
當「排除了所有主要障礙,設定的目標就可以被達成」這包含了兩個部分,第一個是我們辨識出的障礙是可解決的,第二個是障礙解決緊扣著想要達成的目標。
不要急著解決問題,先問對問題(想想愛因斯坦怎麼運用他的60分鐘)
如果需要去動到限制條件,那代表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不要急著看到問題就馬上找解決方案」
「不要急著看到問題就馬上找解決方案」
「不要急著看到問題就馬上找解決方案」
每堂課最後會以一個大歷史的big question來作為思考習慣的應用練習。
分享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