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作者:
禮宏
和弦進行類似,樂句有幾個音相同,一定是抄襲嗎?
這幾天有條新聞是歌手出身的主持人吳宗憲批評《刻在我心底的名字》抄襲西洋經典名曲《Reality》,認為兩首歌聽起來很像。另有網友提出中國鋼琴家Jinbao在2019年發表的鋼琴作品中也有類似的旋律。和弦雷同、旋律有一兩句相似,究竟是否抄襲?我並不是音樂專業人士,辯證是不是抄襲遠遠超出我的專業,只是想藉著這個話題跟讀友們分享一些聽起來有些像,但各自都很好聽的歌。
和弦相似,尤其是副歌和弦相似的流行歌太多了。官大為老師在2014年就曾經做過一支名為「為什麼流行歌聽起來都這麼像」的影片,即使到現在,副歌採用卡農和弦進行的流行歌還是要多少就有多少。(2019年官老師更新了他的調查結果)。
跟我去KTV唱過歌的人可能或多或少聽過我把兩首和弦很像的歌隨口唱在一起,這非常好玩,如果遇到聽得出來的歌一定要玩玩看。以下簡單舉例:
接陌生電話時,請先留聯絡方式再進入正題
我發現很多人沒有這個習慣,可能是因為現在不管手機還是桌機都會內建來電顯示,電話接起來如果講到一半斷掉了,看一下螢幕上顯示的來電記錄就好。
..
然而並不是所有電話都會自動來電顯示,尤其是許多來自國外的來電,不管在桌機還是手機上都不會顯示號碼,這時如果講到一半中斷,除了被動等待對方回撥外別無它法;如果在談的事情具有時效性,那麼這段等待就會成為一場令人難忘的煎熬。
..
我的作法是在接起電話兩三句寒暄後,直接開口說:「為了要在萬一通話中斷時可以立刻回撥給您,請先告訴我電話號碼,我準備好紙筆了,請說。」
..
為什麼是先問電話號碼,而不是先問email或是通訊軟體帳號呢?現在大家不是都用軟體跟郵件聯絡,沒有天天在打電話了嗎?因為email要唸完一串並且確認抄錄正確需要花的時間比較長,問電話是所需時間最短的方式,還沒問完通話就中斷的機率相對小一點。
..
問完電話號碼也請記得再三確認來自哪個國家,我遇過太多次客戶講錯自己的國碼,畢竟平常打電話到自己的國家時是不需要加國碼的。
..
簡言之
1. 寒暄兩三句
2. 留聯絡電話,複述一遍
3. 確認國家與國碼
4. 接下來才繼續問email,或是進入正題
..
科技很方便,但良好的習慣才是最值得依靠的。
延伸閱讀
Minerva MDA第二學期結束隨筆
.
一轉眼就讀完兩個學期了,每天上下班開車時間把當天課程的閱讀轉成語音來聽,一下班簡單吃點東西就趕快回家繼續讀晚上要上課的內容,晚上上完課再趕忙把孩子接過來哄睡,哄睡完孩子再接著跟國外客戶con-call,這樣的生活原來也是可以適應的,人的可塑性總是超乎我們所能想像,而能做到這些與其說自己有什麼努力,更要感謝家人支持,畢竟不是每個已婚人士都能夠把星期一到四晚上的黃金家庭時間用來讀書。
.
今天這篇不談課程內容,來分享我兩學期來對密涅瓦老師及同學的觀察。
.
處在一群強得變態的老師跟同學之間(這是稱讚),漸漸發覺所謂的菁英跟我以前想像的很不一樣。
疑似詐騙信件的三個簡易判斷指標
這週從朋友那邊看到一種過去沒看過的詐騙手法,利用信用卡付費、高額運費、刷退的組合手法來行騙,詳細內容可看他的原始文章。
從事國際貿易工作十幾年來,看過的詐騙信不少,由於不想要寫太多細節導致有人模仿,在此簡單分享三個我的基本判斷指標。